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荔湾:岭南盆景艺术进校园 “它像一本‘立体历史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8:13:00    

为弘扬岭南传统盆景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4月16日下午,“岭南盆景韵,青松语长风”国家植物园体系盆景专类植物展示园第七场科普宣教活动在广州荔湾醉观公园和康有为纪念小学成功举办。活动由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广州文化公园(荔湾区公园管理中心)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承办,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东校区)协办。

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美学体验”的创新模式,由岭南盆景基地非遗传承人、广州盆景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建成担任主讲导师。他以“岭南盆景韵,青松语长风”为主题,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揭开岭南盆景千年传承的文化密码。在“盆景赏析”环节,陈建成通过精美的板书演示解析“蓄枝截干”等岭南派绝技;“园游品鉴”阶段,师生漫步醉观公园,在200余件精品盆景中感受“咫尺山林”的意境;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罗汉松盆景创作,亲手体验造型艺术的精妙。

“以前觉得盆景是爷爷奶奶的爱好,今天才发现它像一本‘立体历史书’!”在醉观公园的盆景园中,陈滢如同学被一株形似蛟龙的罗汉松深深吸引:“陈老师教导后,我才明白盆景的每一根枝条的走向都是古人智慧的密码,艺术真的能让时间‘缩水’!”

实践环节中,三年级的江蓝第一次拿起专业剪刀时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完成作品后却成就感满满:“修剪时,我好像和这棵小树达成了秘密约定——它教我耐心,我帮它‘梳妆’。”

导师陈建成对学生的创作热情深感欣慰:“罗汉松刚劲质朴的造型适合入门,而其‘长寿吉祥’的寓意更承载着我们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就知道盆景非遗传承的种子已经发芽。”

本次活动以园校联动模式,将非遗技艺与校园教育深度融合。未来,主办方将持续开发“非遗盆景进校园”系列课程,推动岭南盆景文化从技艺传承走向精神滋养,让千年古韵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少年力量。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伟峰

通讯员 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