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范本(《灯光》教案教学设计范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5 13:48:18    


《灯光》


一、教学目标

1.读记“围歼、懂憬、璀璨、漆黑”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回忆性文章的表达顺序,抓主线读懂课文,体会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郝副营长的神情、话语和动作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二、学法引导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同类作品《七根火柴》、《草地夜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我们先了解一下王愿坚 。

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他的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

3、(板书课题:灯光) 《灯光》这篇课文写于1947年,是他参军后的第二年,距全国解放还有两年。齐读课题。

读着“灯光”两个字,你想起了哪些描写灯光的词语?

出示:灯光辉煌 灯火阑珊 火树银花

张灯结彩 流光溢彩 灯火阑珊 (学生朗读积累)

小结:简单的“灯光”,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好画面。

二、检查预习,概括文章

师:课前经过预习了吗?让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准:

璀璨 围歼 憧憬 漆黑 黑魃魃 郝副营长 千钧一发

2、 天安门广场 赞叹 沉入回忆

千钧一发 点燃 回忆往事

天安门前 华灯 怀念战友

你能根据上面的词语快速完成填空吗?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 ),听到一声( ),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1947年初秋,激烈的围歼战打响了。在( )的时刻,郝副营长( )一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却牺牲了自己。很久以后,在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下,又一次( )。

3、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课文的线索)

沉入回忆 ————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请你把文章分成三段。用“//”标出。

②学生默读思考。

③交流: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三、走近文本,感受英雄

1、课文的题目是“灯光”,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天安门的灯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天安门前的灯光吧!

2、出示: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1)生谈感受

(2)是啊,看到这明亮温暖的灯光,听到这一声赞叹,让作者想起一位故去的战友,他就是——

3、我们知道作者是一位战地记者,战争已离我们那么久远了,他又采访过很多的人,为什么唯独郝副营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郝副营长是一个( )的人。

4、下面就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默读课文3——11自然段,画出描写郝副营长的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⑴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

⑵全班汇报交流 :

▲体会郝副营长是一个年轻有为,英勇善战,热爱学习的人。

⑶读中感悟,悟中促读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指名汇报。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开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①“注视、沉思”,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到底是一副怎样的画吸引着他,并引发他无限的遐想呢?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地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楞,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

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同桌合作读一读。谁愿意来展示?

这段话中“多好啊”反复出现两次,每次出现郝副营长都格外动情,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你找出并作简单批注。指名汇报谈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③汇报: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该多好啊”这句话,他那么希望孩子们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可自己却没有见一见电灯,我很难过。我感受到郝副营长特别想见到电灯。这是郝副营长的心愿。

④谁还想读一读郝副营长说的话?(指名3名学生读)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⑤让我们一起来接读这段话。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生:齐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⑥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憧憬”是什么意思?他向往、憧憬什么?

灯光他只在图片中见过,灯光有多亮他也只能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想象,但是我们分明从中感受到他对灯光强烈的渴望。

▲体会郝副营长是一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人。

1、还有哪些描写郝副营长的语句?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①从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词体会出的?“划着、点燃、举得高高的”体会出他不怕牺牲、机智勇敢。你抓住他的动作来体会很棒,但我们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形如何,为什么迫使他做出这样的举动。

②理解“千钧一发”, 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请你找一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情况危急。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顿时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③体会到了吗?能通过你的朗读再现这个场景吗?把你的感受送入文中读一读。(3人)

④千钧一发 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突击连的战友就会( );如果再找不到突破口,我军所精心部署的计划就会( );如果还找不到突破口,这场战役就会( )。

⑤这真是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生死攸关之时啊!就在大家万分焦急,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黑暗里出现了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但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了。此时此刻,这燃烧的书还仅仅是一星火光吗?它是什么?这就是胜利之光,这就是希望之光。

⑥孩子们,看,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这意味着什么?是这样的,对于一个打过许多胜仗的战斗英雄他怎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⑦孩子们,为了挽救更多战友的生命,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但是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但是他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但是他却一眼也没看见过今天的幸福。

⑧是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得及见一见渴望的电灯,想一想,除了电灯,还有什么他再也看不到了?(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未来)郝副营长就这样放弃了幸福的生活,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再读这句话。(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四、对比感悟,领会写法

1、课文学到这里,我总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课文以“灯光”为题,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为什么?去掉行不行?

汇报:①不行,因为只有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2、我倒觉得可行,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回忆郝副营长的英雄事迹,去掉开头和结尾还是一篇完整的课文。生在思考。

3、我们还是回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话。(投影出示: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①生小声读

②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什么?(憧憬将来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是啊,现在呢?(明白了,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

天安门前明亮的灯光似乎在告诉郝副营长,您的梦想实现了,您可以安息了。

③过渡: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其实我在平时的习作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孩子们,郝副营长憧憬的仅仅是电灯吗?(不是)他还憧憬什么呢?(他还憧憬未来,他憧憬美好的生活,他憧憬他的后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④说得真好(板书:幸福生活)此时的灯光已不再仅仅是“灯光”了,而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啊!同学们,再读一读课题,你的感受一定会更深刻的。生深情地读课题.

4、“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第一次: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游人观灯时发出了赞叹。第二次: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读书而陷入沉思,自言自语道。第三次: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深情地说。)

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①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贯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了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作者王愿坚在《后记》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其实,不仅仅是郝副营长,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还有无数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也许平时你并不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但是就是这样的生活,却是革命先辈梦寐以求的理想。此时此刻,面对无数的革命先烈,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集体交流

③漫漫黑夜中,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了希望的火苗,战火纷飞中,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我带来了幸福的曙光,让我们铭记英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六、延伸课外,提升情感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推荐《七根火柴》、《草地夜行》。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