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全国乙卷语文作文例文(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范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3 10:17:20    

2023高考全国卷作文主题

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

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

01.

全国甲卷

解 析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是一道“三元”材料作文,考查考生联想与归纳、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这些高度综合的思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材料为一句简洁的导引文字,其中涉及了三个核心概念——“人”“技术”和“时间”

“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本身无分好坏,而技术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其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在三个概念中,“人”处于核心地位,是最大的变量。无论是对技术的使用,还是对时间的掌控,都需要“人”来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掌控时间”还是“成了时间的仆人”,都需要人做出选择。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但是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丧失掉自己的主体地位,就会因为依赖技术,使生活失去生机、活力,变得机械、刻板等。

写作时,首先,考生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论述主题,并围绕这个论题,结合个人体验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或学科认知情境,观察、梳理相应的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其次,考生还可以围绕“技术、时间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还可以就人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等进行阐释论证。

【立意】

1.利用科技的便利,让时间更有质量

2.莫被科技异化心灵,成为时间的奴隶

3.科技浪潮势不可挡,当审视生活,张弛有度


写 作 指 导

标杆范文


努力活成一篇散文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是生命的载体。自从人类认识到时间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便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记录时间,利用时间,以期拓展自己有限的生命。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人类对时间的掌控史。从古代庞大笨重的日晷到现在小巧精准的手表,今天所用的钟表,大约每年只误差1分钟,对日常生活已经没有丝毫影响;而原子钟的精度可以达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至此,时间,终于被人类牢牢掌控,插翅难逃。

然而,物极必反,科学技术可以精确到秒,人类的日常生活却不能也不必,因为生活自有生活的逻辑。君不见,有的学校因学生迟到了一分钟,就要罚站一节课;君不闻,有的情侣约会,因迟到一分钟就被贴上“不守时”的标签而惨遭分手;君不知,一家996的公司晚打卡一分钟就记迟到,扣分扣钱……管控时间如此严苛,生活的乐趣在哪里?

“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引用芒福德的话揭示了其中道理,“钟表是一种动力机械,其产品是分和秒”,当全世界都用时分秒来管控人类行为,无异作茧自缚;当时间成了唐僧用来制服泼猴的咒语,越挣扎只会越紧,孙悟空的跟斗再也翻不出手掌心。久而久之,人便成了被时间牵着走的物品,所以才会成了时间的仆人。

殊不知,日有东升西落,时有春夏秋冬,生命自有其内在的韵律,人类的生活也有自身快慢缓急的规律,不是用时间的刻度能强行扭转的,所以古人云“物物而不物于物”。

古往今来,唯有不迷信技术的清醒者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5月16日,上海《收获》杂志举办创刊65周年庆典,为了给余华的《文城》写颁奖词,莫言“写了好几天也想不出来”,便对ChatGPT输上“活着、文城”等关键词,瞬间就出来一篇莎士比亚风格千余字的赞语。“当然,我最终并没念出来这段颁奖词”。为何又不用了?AI终究不能代替我们。

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还是有人活成了车奴;城里的楼房越来越高,还是有人活成了房奴;火车跑得越来越快,还是有人会上班迟到……这就是生活本来的面貌,不是掌控了时间,就能整齐划一的。

生命本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北极星为夜行人照亮了前行的路,但夜行人并不要到那里去。人类掌控了时间,理顺了生活,加快了节奏,但不能因此“把灵魂弄丢了”。相反,在每天忙碌之余去散散步,去观察、思考、阅读或者听听音乐、打打球,与泛滥成灾无孔不入的信息保持一定的距离,人间不是更值得栖居?

如此说来,人这一生最应该活成一篇散文,在时间的流里把控好生命的扁舟,不争不抢,在自由的追求中去实现价值,形散神聚。

愿我们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都能成为时间的主人,至少,不要让材料左右生命,防止被载体掌控人生。


事实素材

关于“技术·人·时间”的具体事例


1.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的出现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来完成更多的工作。然而,工人们却成为了机器的奴隶,长时间地工作,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有些人在工作中死亡,成为了时间的奴隶。

2.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掌控时间,如电视、手机等,这些工具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完成各种活动,如娱乐、交流等等。然而,一些人却沉迷于这些科技产品中,无法自拔,成为了时间的奴隶,失去了自由和生活的乐趣。

这些历史事例告诉我们,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掌控时间,但同时也需要警惕技术成为了我们的主人,让我们失去了自由和生活的本质。我们应该适度地运用技术,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让我们成为它的奴隶。


理论素材

关于“技术·人·时间”的名言哲思

众所周知,技术的发展使得时间得以更好地被掌控。早在古代,孔子就曾说过:“时间如流水,光阴似箭,转瞬即逝”。而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用更精确的时间单位,如纳秒和皮秒,来测量时间的流逝。正如欧洲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所说:“时间是人类的发明,技术是时间的工具”。

然而,技术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会听到“时间不够用”的抱怨。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忙于工作和生活的琐事,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如同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但只有少数人能够明智地利用它,而大多数人却像奴隶一样为时间而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技术、时间和人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来利用技术来掌控时间,而不是被时间所掌控。正如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所说:“时间不会等待任何人,但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更好地利用时间,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

02.

全国乙卷

解 析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两则材料分别出自《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两则材料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时代命题,揭示的道理却是普遍的,语言生动形象,蕴含着大智慧。

材料一告诉我们,在竞争中,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获,相反,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往往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恶劣,导致双方都陷入困境。损害别人的利益,为人不齿,终将被他人排斥。因此,在竞争中,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合作共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则材料可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于人与人的相处

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阐述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一花”可以是一个个体、一个国家;而“百花”可以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花”和“百花”相互联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的基础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

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构成了一组对话关系。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了行动思路。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一个充满竞争和压迫的环境,很难带来真正的繁荣。因此,我们应该追求一个充满合作与共享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展现自己的价值,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可以结合当下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困境的解决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如果从日常生活与成长出发,考生还可以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经历,写同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个人与集体等主题的作文。


【立意】

1.让个人与时代芳华共振

2.国与国要互利共赢,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3.携手并进,文化多元,合作共赢


写 作 指 导

精彩标题

携手合作行大道,青春葵霍向阳开

青春之我,与和谐同行

勿做墙角孤芳自赏的花

“小我”天地隘,“大我”乾坤广

怀合作之心,走共赢之路

心怀寰宇,和谐发展

文明需互鉴,携手向未来


名师范文


心怀寰宇意,和谐奔未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千载已降,《论语·雍也》中的这句名言仍有振聋发聩之声。我们都是天地间之的“小我”,与他人、集体、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谐方能共生,合作方能共赢,我们心怀寰宇大格局,方能走向广袤天地,收获阳春未来。

葵霍向阳开,丹心许未来。将小我之芳菲融入大我之春色,方能绘奏响个人发展的凯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小我”融入“大我”,方能展现“小我”之不凡价值。航天英雄邓清明25载默默“备份”,不计个人得失,看轻个人名利,他是无数航天人的缩影,而中国航天也在2023年托举他圆梦飞入苍穹;天才滑手苏翊鸣4岁即踏入冰雪世界,他自幼即立下为国争光的宏愿,在祖国的支持与关切下,2023年北京冬奥会他勇夺一金一银,一鸣震惊世人……万紫千红,方为春色。他们以自我芳菲点缀春日生机,也在满园春色获得了更丰富的滋养。将个人发展融入集体发展中,方能在和谐共荣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走向更广袤的远方。

浪花入海流,发展共携手。将一国之浪花融入寰宇之海流,方能共享全球文明发展的成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已成为一个整体。文明互鉴,和谐共生;霸权欺凌,则世界不复太平。新冠疫情的余威仍未完全散去,病毒的狰狞与肆虐至今想来仍令我们心悸心惊。中国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大我”胸襟,治疗方案与他国共享,与他国共担云雨,共克时艰。而有些国家罔顾他国利益,拼命“甩锅”,甚至为他国扫除病毒设置重重障碍,其拙劣行迹可悲可叹!吹灭他人灯,你怎会获得光明?阻挡他人路,你又如何远行!“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和谐的未来需你我共行。浪花朵朵,奔流而下,方能共汇海河。让我们在“一带一路”的驼铃声中,在多元发展的交响乐中,开启新程。

物我两相宜,和谐美共生。将小我之寸绿融入大我之葱茏,方能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壮美图景。

我们人类一向以万物之灵长自诩,殊不知我们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对大自然的过分索取必会反噬自身。近数十年,不少物种正在以令人触目惊心的速度消亡,一种生物灭绝的背后往往是一片生态系统的坍塌。马克思曾说:“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保护环境,物我相宜,方能和谐共生,人类方有未来。寸绿绵延,方能葱茏。愿我们勿只重人类自我之利益,愿人与自然“相看两不厌“,在和谐共荣中走向生机无限的未来。

约翰·多恩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的确,在万物互联的今天,心怀寰宇大格局,合作方能共发展,和谐方能奔未来。愿我们“放出眼光”,大胆改变,打破只关注方寸得失的“小我”,在合作发展的和谐相融中走向更加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