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人工智能+”“人文传播+”产业岗位,广州“青春专列”驶入人大校园揽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8:26:00    

4月20日下午,“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北京站)——人民大学校园专场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举行,“青春专列”驶入人大校园。本次专场招聘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和“人文传播+”双产业赛道,汇聚广州众多本地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总计90家用人单位,精选454个职位、2794个岗位,其中,年薪百万岗位有13个,50万元-100万元的岗位有332个。

活动由团广州市委、市青联、市青企协、市青基会联合天河区、荔湾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广州电视台、中国人民大学广州校友会等单位举办,现场还设置了广府文化、科技创新以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等多种特色文创产品,帮助人大学子直观感受花城广州的城市魅力。

为做好人才招聘工作,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广州青年企业家协会点对点推出“人才专列”暨高校毕业生“职通车”,携趣丸科技、广州工控、奥飞数据、新疆建工华南公司、金发科技等10家青联委员企业积极开发高薪优质岗位,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制造研发、低空经济、算法优化等新质生产力岗位,凸显广州青年特色和科创亮点。

从“数字化运行技术研究员”到“人工智能科学家”,从“创意策划”到“用户运营”到“内容AI应用”,岗位涵盖多个行业上下游,以“专精尖”岗位资源为青年学子畅通了成长通道。

“我看到不少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位,比如外贸业务员、国际市场分析师。我现场投了几家企业,他们也对我的专业背景和实习经历比较感兴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徐子翊手握多家名企面试邀约,直言提供的岗位与本专业高度契合。

“广州市与中国人民大学历来关系密切、互动频繁,每年也有大批人大毕业生奔赴广州追逐人生梦想。近5年来,有2000余名毕业生去往广东,其中有近四成是在广州市。”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友会副会长张建明表示,人民大学将一如既往发挥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多渠道做好毕业生赴广州市就业的动员、组织、服务、推荐工作,引导和鼓励更多优秀毕业生服务国家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扎根广州。

活动现场,毕业后在穗发展的人大校友以“师兄师姐帮帮团”的身份亮相,向师弟师妹们分享自己这些年来在广州的所见所闻,从城市产业综合实力、文化底蕴、惠民政策等方面解读了广州何以建设“青年海阔天空之城”。

新闻学院的赖琛同学来自广东,一直有返乡就业的想法。他认为得益于“百万英才汇南粤”政策的支持,让自己对返家乡就业更加憧憬,而且广州是一座充满创新、机遇又不失生活情趣的城市,他很期待未来能在广州开创自己的事业。

招聘会还鼓励学子们暑假到广州参加湾区青少年全运志愿者采风夏令营,抢先踩点全运场馆,探秘全运开幕式,打卡大湾区城市地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 穗团宣

图/陶语嫣、穗团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