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德育目标(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本文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例,从挖掘教材文本制定德育目标、将德育目标落实于教学全过程、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三个方面,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德育教育;德育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部,2012:2)。
阅读教学是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结合的体现。然而,从传统教学观念来看,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获取语篇信息的同时,学习语篇中的词汇、语法结构等语言知识。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出现平面的二元结构,即语言知识和语篇信息。英语教师变成简单的对学生阅读理解结果的测评者(张献臣,2018)。虽然,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设计时重视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但在课堂教学中要么轻描淡写,一语带过,没有达成应有的德育教育目标;要么脱离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硬扣德育的帽子,这些生硬的德育教育没有起到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德育的渗透的目的,其效果适得其反。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堂要能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并恰当处理英语知识和德育融入的关系,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德育资源,把育人目标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
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同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部,2012)。《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教育部,2012:20)。《课程标准》为英语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也详细地阐述了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以下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挖掘教材文本,捕捉德育因素,制定德育目标;将德育目标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以下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实例,针对如何在阅读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作详细介绍。
(一)挖掘教材文本,捕捉德育因素,制定德育目标
教材中的阅读素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更是德育渗透的重要依托。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敏锐地捕捉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德育因素,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阅读教学的育人目标。
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Section B 2b为例,教材内容是几则寻物启事,语言目标是在语篇中理解和巩固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的物主代词,以及运用含be动词的一般疑问句,如“Is this your watch?”“Are they yours? ”;能力目标是通过阅读公告栏启事,能圈出和写出丢失的物品。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阅读文本,教师怎样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呢?结合本单元主题“确认物品所属关系”和学生经常丢失物品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制定本课的德育目标为“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遇到问题主动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品质”,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
又如: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4Section B 2bWho’s Got Talent? 这篇课文主题是才艺秀节目,介绍了才艺秀节目的种类、才艺秀节目的共同特点以及人们喜爱与不喜爱这类节目的理由。文章结构清晰,内容浅显易懂。但如何充分解读文本,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是阅读教学更高层次的追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领悟文章中人们对于才艺秀节目的不同观点及背后理由,进而引导学生跳出文本从社会道德观角度深度思考这类节目在我们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正如一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悟:一味追求“赢”未必能使自己幸福,而像才艺秀节目所追求的价值一样去帮助他人获取成功或许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再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B 2b 本单元的阅读语篇围绕卡通片这一电影类型展开,主要谈论一个为学生熟知的美国卡通形象——米老鼠,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卡通片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特别是米老鼠的诞生和成名过程。笔者指导执教教师充分挖掘文本内涵,着重探究米老鼠受人喜爱的原因,从而确定德育目标“学习米老鼠等小人物勇于面对困难和危险,百折不挠,争取胜利的宝贵品质”。通过让学生阅读有关中国动画片功夫熊猫中相似动画人物阿宝的文章,开展中西文化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人物”,即小人物应该有大梦想,从而实现阅读语篇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二)将德育目标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价值,把育人目标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德育无痕化嵌入,达到任务设计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期望目标(王慧,吕新华,2018)。
下面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2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parks. SectionB2b为例,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本课文内容是一封感谢信,残障人士BenSmith写信给MissLi,感谢她为一个帮助残障人士的组织“动物助手”捐钱,使他能够幸运地得到一条受过特殊训练的狗助手,从而给他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快乐。
本篇课文蕴含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元素,能激发学生助人为乐、学会感恩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因此,笔者指导教师创设多维度的教学任务,立足在读前、读中和读后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德育渗透。
环节一,读前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导盲犬帮助盲人过马路的视频,自然引出话题,师生以自由谈论的形式讨论残障人士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一只受过特殊训练的狗助手对于残障人士的意义。
环节二,扫读知人物关系。学生阅读前,教师给出如下指令:
Read and circl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letter.
(Answers: Miss Li, Ben Smith, Lucky, Animal Helpers)
这样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了解文中主要角色。通过追问:
Why did Ben Smith write this thank-you letter? 让学生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进而感悟Miss Li助人为乐、Ben Smith怀感恩之心的人物品质,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渗透。
环节三,精读抓关键细节。教师让学生细读第一段,选择正确答案。
Without Lucky, it’s very difficult for Mr. Smith to _____.
A. answer the telephone
B. open the closing doors
C. carry things
(Answer: A, B and C)
让学生去换位思考Mr. Smith,一个残障人士的生活困境。
阅读第二段,判断句子对与错。
1. One of Mr. Smith’s friend sent him a special trained dog.
2. Ben Smith felt very excited about having the dog, Lucky.
以上两个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Animal Helpers这个公益组织和他们的工作带给残
障人士的希望和快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助人为乐、责任担当等美好的情感熏陶。
阅读第三段,角色扮演情感体验。
Ben Smith: Lucky! Get my book…
Lucky: …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帮助学生体验人物特征,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情感状态。
通过完成以上分段阅读任务,学生深入文本开展阅读活动,在熟知关键细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和思考文章的现实意义以及对自己的教育和启发。
环节四,深度阅读拓展德育主题。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Miss Li/ Ben Smith/ Animal Helpers/ Lucky? Do you want to be one of Animal Helpers? Why? 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促进学生把文本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付诸行动。
当谈到自己从课文中的收获时,学生感悟到人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自己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以及感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升华了文本主题,触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为了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下面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B2b为例,说明如何设计针对性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促进德育内化。
本单元的话题为地理与自然,本篇阅读材料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说明文,其重要的阅读价值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认识到大熊猫是我国濒危野生动物,进而学会理性、有深度地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以及其它濒危野生动物。
结合德育培育的目标,我们集中讨论了如何把学生的阅读感悟外显为实践的行为,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笔者指导执教教师对教材文本进行了重构,即让学生开展“介绍知习性——问题引思考——方法促行动”的深度阅读。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濒临灭绝的原因,深度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我国在保护大熊猫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大熊猫及其它珍稀野生动物的情感。在评价方式和内容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大熊猫保护协会的发言人,讲一讲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协会在保护大熊猫上采取的措施并发出倡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口头作文“Let’s Save the Pandas”,把本课阅读文本的结构和关键信息灵活运用到口头作文中。倡议书如下:
Let’s Save the Pandas
Pandas are lovely wild animals. They are now a symbol of China. They live in the bamboo forests. They mainly live on bamboo. They can live 14-20 years.
What makes pandas in danger? Humans cut down bamboo forests. As the forests get smaller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cause more problems, pandas cannot find enough to eat and they are having fewer babies.
We make an education program in Chongqing to teach people about pandas and other endangered wild animals. We tell childre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 these animals.
Students should know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 pandas. We shouldn’t cut down bamboo forests. Instead, we must try hard to help save the precious pandas. We hope there will be more pandas in the future.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倡议书。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露,正是本课思想教育目标所在,也是本课最鼓舞和震撼人心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逐渐将行动内化为品格。
课后作业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课外的延伸。在课堂内完成口头作文的基础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英语宣传海报,基于海报内容开展“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英语演讲,演讲主题是人与动物要和谐共处,拯救动物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号召同学们关爱动物,积极投入到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行列。最后将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让其他同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结语
教书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科教学已成为每个外语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教师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培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个德育渗透的主要阵地和主要途径,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找到德育渗透和延伸的最佳角度,引导学生将阅读体验与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学生学得语言知识和提升思想境界的双重目标。
注:本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18-04-196)、重庆市渝中区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Perme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Zhang Liy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11 edition), through English courses, students can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nrich their life experiences, form cross-cultural consciousness, enhance patriotism and develop innovative ability,form good character and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 From excavating textbooks to formulate mo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implementing the objectiv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making pertinent teaching evaluation to guide students to integrate knowledge with practic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eaching examples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 reading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moral objectives;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ing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