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江股份2024年年报解读:投资现金流大增111.37%,净利润下滑2.99%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5年,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江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各项财务数据揭示了公司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与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比例高达11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下滑2.99%,这两项数据变化显著,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营收微增,净利润下滑
营业收入
2024年,振江股份营业收入为3,945,836,549.94元,相较于2023年的3,841,622,493.09元,增长了2.71%。公司方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风电板块业务出货量的增加。从行业环境来看,全球风电市场的增长为公司带来了机遇,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报告,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GW,规模是2019年水平的两倍,同比增长约3%,振江股份抓住了这一行业增长的契机,推动了营收的上升。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196,363.07元,较去年同期的183,688,183.72元减少了2.99%。利润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子公司尚和海工下半年受长期合同到期和国内海风大环境影响,营收下滑明显,在固定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大幅下滑;二是新建美国光伏支架工厂效益不及预期,项目处于投产初期,固定成本较高,且受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游客户观望情绪上升,订单下放不足;三是报告期内四季度原江阴租赁厂房内的产线搬迁至南通及连云港基地,相关长期资产加速折旧摊销,风电装配及结构件产能短期受限;四是南通基地一期项目投产初期,新产品处于试样阶段,折旧、人员工资等各项成本较高,影响了合并报表利润。
扣非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2,727,624.58元,相较于2023年的182,060,307.73元,减少了5.13%。这一数据的下滑,进一步反映了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面临的挑战,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相对较小,公司需要在主营业务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上做出更多努力。
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为0.97元/股,2023年为1.00元/股,同比下降3.00%。这与净利润的下滑趋势一致,主要是由于净利润减少,而股本在报告期内由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原因有所增加,导致每股收益下降。
扣非每股收益
扣非每股收益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具体数据变化也反映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盈利能力减弱,与扣非净利润的变动趋势相呼应。
费用增长各有原因
销售费用
2024年销售费用为49,749,251.76元,较上年同期的46,718,181.28元增长了6.49%。公司解释主要是本期收入订单增加所致。随着业务的拓展,为了维护客户关系、开拓市场等,销售费用相应增加,如工资及附加、工装回运费、差旅费及招待费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为153,910,133.23元,比2023年的141,477,448.96元增长8.79%。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增加使工资等费用增加。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内部控制等,扩充了管理团队,从而导致管理费用上升。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为142,826,835.66元,较去年的134,872,024.48元增长5.90%。这主要是由于汇兑损益增加,以及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增加导致。随着公司业务的国际化以及资金需求的增长,汇率波动和融资规模的扩大对财务费用产生了影响。
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为136,964,658.00元,相比2023年的126,595,983.80元增长8.19%。公司开发新产品,研发投入增加,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重视,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现金流表现不一
经营活动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9,696,249.71元,较2023年的384,076,671.14元增长27.50%,主要系报告期回款增加所致。这表明公司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核心经营业务的资金回笼情况良好,经营活动的造血能力增强,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投资活动现金流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08,428,027.13元,而2023年为 -382,474,583.23元,变动比例达111.37%。主要原因是南通工厂等产能扩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公司积极布局产能扩张,为未来的业务增长做准备,但短期内大量的投资支出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对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带来一定压力。
筹资活动现金流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2,130,020.75元,相比2023年的237,025,816.43元增长65.44%,主要系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增加导致。公司通过增加融资来满足产能扩建等投资需求,但同时也会增加未来的偿债压力和财务成本。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
研发投入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36,964,658.00元,研发投入合计也是136,964,658.00元,无资本化研发投入。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研发人员情况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6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4.95%。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研究生0人,硕士研究生7人,本科82人,专科66人,高中及以下12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不含30岁)19人,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97人,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37人,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12人,60岁及以上2人。研发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但研发人员占比相对不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司的创新速度和深度。
风险与报酬情况
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面临多种风险,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及宏观环境影响的风险,由于公司产品海外市场占比较大,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公司订单量;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虽然公司采取了套期保值业务,但仍不能排除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影响;销售收入及毛利率大幅下降风险,行业政策变动、市场竞争以及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波动都可能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和毛利率下降;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影响未来经营业绩的风险,南通等基地新建产能逐渐投产,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如果市场环境不利,可能影响公司业绩;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较高,部分客户以外币结算,汇率波动会影响公司盈利水平;收购标的公司商誉大幅减值风险,公司并购的尚和海工、上海底特和振江电力三家公司,若经营业绩不佳,可能计提商誉减值。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
董事长胡震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62.22万元,总经理易勋为113.40万元,副总经理徐建华67.73万元、朱晓秋245.68万元,财务总监张小林134.28万元。公司董事会下属的薪酬委员会每年对各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能力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薪酬建议,参考行业以及地区水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确定报酬。
整体来看,振江股份在2024年虽有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且面临多种风险挑战。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虽为未来发展布局,但需关注资金压力和投资回报;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有助于提升竞争力,但研发人员占比有待提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应对风险、提升盈利能力和优化现金流管理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