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米汽车欧洲设研发和设计中心,目标不只是刷赛道|36氪独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44:00    

小米汽车,在欧洲寻求技术与市场的新突破。

36氪独家获悉,小米汽车正稳步推进欧洲布局。在德国慕尼黑,小米建立了一个汽车研发中心,目前,该研发中心规模不足50人,主要成员均为管理层及业务专家。

有知情人士告诉36氪,小米汽车慕尼黑研发中心目前没有大规模的招聘需求,定位是精英团队。除了小米SU7 Ultra纽北限量版的继续研发外,该团队还将参与小米后续全系车型的性能调校工作。

在研发业务之外,小米汽车也有意进行一些海外销售业务的筹备工作。

36氪曾报道,在2024年12月,小米集团国际部便成立了汽车出海销售业务筹备组,开启市场调研等岗位的招聘。有意选择合适时机,先在西班牙、德国与法国等地试水销售。

此外,小米还有意继续挖掘设计人才,在欧洲孵化一个新的汽车设计中心。

36氪就此消息向小米汽车求证,小米官方确认了欧洲研发中心的存在,但否认了欧洲销售体系。

欧洲研发中心的建立,对小米汽车而言不仅是研发能力的扩充,更是品牌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赛道,通常是新品牌吸引大众眼球的起点。如今,行业竞争已从电动化发展到智能化。奔驰、宝马、保时捷等一众国外豪华品牌,都在追赶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研发。

在智能化的花样竞赛中,小米却选择了一条传统汽车品牌的“老路”:继续挑战赛道,深耕汽车性能研发。

布局欧洲研发,小米瞄准高性能调校能力

此前已有外媒曝光了小米汽车慕尼黑研发中心部分成员的名单。

宝马前限量车型部门总经理Rudolf Dittrich,如今担任小米汽车欧洲研发中心负责人。小米还挖角了前宝马FE性能管理与仿真主管Jannis Hellwig、前法拉利F1新车空气动力专家Ricard Aiguabella Macau等长期从事赛车研究的汽车专家。

“这个团队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继续改造小米SU7 Ultra纽北限量版,跑纽北赛道,直到跑出一个类似上赛那样的成绩”,知情人士告诉36氪,赛道成绩是小米汽车欧洲研发的核心指标。

在小米SU7 Ultra上市发布会中,雷军便曾公布,小米SU7 Ultra还筹备了售价81.49万元的纽北赛道限量版,并将推出一款售价10万元的赛道选装包供消费者选择。

与如今的小米SU7 Ultra量产车相比,纽北限量版整体配置都有不少提升。

“纽北限量版是奔着跑赢保时捷去的,车上很多零部件都是不计成本在用的”,有产业人士告诉36氪,“不过,限量版距离真正跑赢,和真正量产交付给中国用户,都有不少距离,所以小米才请了那么多赛道专家”。

但欧洲研发中心并不是全为征战赛道创立,小米汽车希望形成类似宝马、保时捷的研发体系:在赛车上研发、试验新的技术,而后再将赛道技术不断下放至量产车型中。

这是传统豪华运动品牌常用的战略手段。

相较普通道路,赛道用车对速度、温度、耐久性等指标都有更极限的要求,赛道成绩更是可以倒逼企业推动技术研发。小米SU7 Ultra能成功建立“高性能电车”标签,原因便是其在多个赛道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消费者更愿意为“源自赛道”的技术支付溢价。同时,赛道技术的下放,也会让小米其他车型具备更加“可靠”的技术标签。

在欧洲布局研发中心、吸纳赛道技术人才,小米希望能够快速吸收欧洲百年汽车工业的优秀经验。

这不仅是小米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挑战的继续,更是小米汽车向“高性能”品牌进阶的重要一步。

出海欧洲,小米汽车向全球市场突破

此前,雷军曾公开透露,争取2030年之前在欧洲销售小米品牌的汽车。

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汽车出海销售业务筹备组目前已经在德国杜塞展开工作。有意选择合适时机,先在西班牙、德国与法国等地试水销售。

相较其他中国车企,小米汽车在欧洲销售的优势明显。

在小米汽车业务启动之前,海外市场营收占集团总营收比例已超过50%。尤其是在欧洲,这个全球公认的高净值市场,小米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了18%,位列欧洲第三。

小米在欧洲市场,的确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认知度,这是小米汽车出海的基础保障。

SU7与SU7 Ultra还填补了欧洲市场,新能源高端性能车的市场空缺,传统豪华品牌如BBA,其性能车系列目前仍以纯燃油或混动形式为主。

宝马M-Power系列目前尚无电车在售,仅有疑似iM3的高度伪装车在进行路测;奔驰在2023年推出过一款高性能电车EQE AMG,由于售价高达10万欧元以上,这款车型在销量上较难取得突破。

以更实惠的售价、更领先的性能表现、以及更优秀的智能化能力进入欧洲市场,小米SU7与SU7 Ultra在产品层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但阻碍依然有。小米的高端化之路,在国内已初见成绩。但在海外市场,小米依然面临着品牌高端市场认知不足的问题。

在国内售价超过20万元的小米SU7、售价超50万元的小米SU7 Ultra,其海外售价将会更高。并且,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还会进一步增加小米汽车出海的成本。

整车出海对小米而言,挑战并不小。有产业人士向36氪透露,“现在没收到要做欧洲本地化的需求”小米汽车目前在欧洲的动作,主要还是刺探欧洲市场反应,以及跑通小米欧洲出海的流程。

从慕尼黑研发中心的赛道专家,到杜塞尔多夫的市场前哨,小米欧洲布局直指品牌高端化的进阶路:能否成功将圈速成绩转化为品牌溢价?